林芝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政府信息公开

林芝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2020年工作要点

发布时间:2022-01-28   浏览次数:   【字体:

2020年,全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工作的总体要求是: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全面落实区党委九届七次全会以及市委一届九次全会、市委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按照全区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工作会议的部署和要求,坚持民生为本、人才优先工作主线,以“三个党建+”为抓手,把稳就业和保居民就业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统筹推进社会保障、人才人事、劳动关系、人社扶贫、行风建设等工作,持续提升人社服务能力和水平,为我市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贡献人社力量和智慧。

一、突出做好“稳就业”“保居民就业”各项工作

(一)完成就业工作目标任务。把稳就业和保居民就业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克服新冠肺炎疫情对就业工作的冲击,聚焦高校毕业生和农牧民群众实现高质量稳定就业,确保全市就业形势持续稳定。全年城镇新增就业4500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2.5%以内,城镇零就业家庭动态清零。培训各类群体14300人,其中培训农牧民13700人,实现转移就业35000人(含跨省转移就业500人、跨地市转移就业3000人),劳务收入3亿元。应届高校毕业生就业率保持在90%以上。

(二)优先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继续深化“五个一”工作机制建设,打造多位一体的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格局。开发一批含金量足、吸引力高的就业岗位,确保每名应届高校毕业生获得3个以上高匹配度的推荐岗位,保证就业岗位数量。抓好精品招聘会常态化工作,推进线上招聘服务,提升高校毕业生签约率。深化就业援藏,依托广东省联络处争取更多高匹配、高质量的就业岗位和更加优惠的政策扶持。全面夯实高校毕业生“一对一、一对三”工作责任。巩固和扩大政策宣传成果。举办创业创新大赛。

(三)推进农牧民转移就业组织化、实体化程度。推进市县乡三级劳务市场组织建设,并向村一级延伸,年内实现劳务市场组织全覆盖。紧密围绕全市生态旅游产业发展和“一带四基地”建设,培育50个农牧民转移就业基地。探索构建由政府牵头、劳务输出组织具体承办、农牧民主动参与的劳务输出工作机制,引导农牧民有序参与项目建设

(四)全面铺开职业技能提升行动。实施重点群体职业技能提升专项行动。落实终身职业技能培训制度。贯彻执行《职业技能培训工作方案》,针对性开展“订单定向式”“以工代训式”“以岗代训式”培训。加强民办培训机构管理,提升培训合格率和培训后就业率。加强各类培训资金的管理。做好职业技能鉴定工作。举办职业技能竞赛活动。

(五)加大服务保障力度。组织开展春风行动、就业援藏专场招聘会、线上招聘等系列活动。加快推进林芝市技工学校(公共职业技能实训基地)、林芝市人力资源市场的运行使用,支持经营性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发展。加快县(区)众创空间建设进度,打造一批自治区级、市级孵化基地。加大援企稳岗力度,及时兑现各类资金。建立适龄劳动力数据库,统筹各区域劳动力合理有序流动。加强就业失业形态监测预警,完善失业风险应对机制。

二、优化社会保障服务水平

(六)完成社保参保工作任务。全面推进全民参保计划,抓好高风险行业、建筑施工、交通运输特别是流动性大的农民工群体的参保工作,实现应保尽保。社会保险参保达13.6万人次,其中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9608人,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17754人,城乡居民养老基本保险67734人,失业保险14666人,工伤保险25967人。年内对所有基层平台工作人员完成轮训。

(七)推进养老保险制度改革。推进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落实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待遇确定、基础养老金正常调整机制以及企业职工养老保险降低费率的相关政策。做好全市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调整工作。做好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和职业年金重新核定工作。开展养老保险待遇“看得懂、算得清”系列活动。

(八)强化基金监督管理。加强风险点隐患防控力度,完善防控机制建设,进一步规范经办规程、细化量化标准、加强稽核管理。落实基金要情报告制度,加强和规范要情监控报告工作。依法查处、打击各类欺诈套取社会保险基金行为,全面加强对基

金风险的防控管理。

(九)加快社保卡推广应用。全面实现参保人员“人手一卡”,全年制卡19.18万张,发放社保卡18.79万张以上,激活15.34万张以上,不低于3.76万人申领电子社保卡。加快社保卡应用的开发,探索加载更多功能,实现社保卡“一卡通”。加快推广电子社保卡的使用。

(十)优化退休工人服务。发挥全市退休工人信息数据库作用退休工人领取待遇资格认证工作组织做好2020年度退休工人赴内地疗养各项工作。做好退休人员日常管理服务工作,组织开展各类活动,及时回应和解决退休工人的合理诉求。

三、持续规范人才人事管理

(十一)推进人才分类评价。落实“代表性成果”评价机制,对不同人才实行差别化评价,建立能者上庸者下、待遇能高能低、人员能进能出的动态管理机制。做好事业单位工作人员调配工作,健全完善人才服务工作机制,促进人才合理流动。开展机关事业单位工人技术等级岗位考核,畅通工人晋升渠道。

(十二)加强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开展高层次人才服务行·走进西藏林芝活动,建立高层次人才专家库。加强各系列职称评审监督管理服务工作。对接做好西藏特培工作。组织实施专业技术人才知识更新工程,落实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规定。做好高层次人才选拔推荐和管理服务。

(十三)推进事业单位科学规范管理。全面完成政府系统事业单位岗位设置工作完善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数据库做好2019

年度事业单位年度考核和数据统计工作落实事业单位休假等福

利待遇政策开展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提前退休和离岗休养工作。

(十四)守住人事考试安全底线。开展公职岗位招录办法的

宣传工作。承接做好人事考试权限下放工作。提升考务人员业务能力。认真筹备做好事业单位公开考录等人事考试各项工作。

四、构建和谐稳定劳动关系

(十五)加大劳动监察执法力度。开展治欠保支法律援助和普法宣传,引导农民工理性维权。全面推行“五个全覆盖”(建筑工人实名制、交通运输项目中农民工实名制、工程建设领域的人工费用与其他工程款分账管理、工资保证金制度和第三方保函制度、工资支付监控信息系统全覆盖)。落实《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条例》,扩大影响力和知晓范围。构建诚信激励、失信惩戒机制,做好建筑领域信誉企业评定、表彰、宣传工作,依法处理恶意欠薪案件,强化失信企业和黑名单企业的惩戒。加大劳动保障监察执法力度,强化日常监管,开展政府投资项目欠薪“清零”专项行动,实现根治拖欠农民工工资目标。

(十六)加强劳动人事争议仲裁。推进劳动人事争议仲裁机构实体化建设,依法办理劳动人事争议仲裁案件,结案率达95%以上,调解率达60%以上。推进专业化调解仲裁队伍调解仲裁信息化建设

(十七)完善劳动关系协调联动。完善政府、工会、企业共同参与的劳动关系三方协商协调机制深入实施劳动合同和集体合同制度深入开展裁审衔接工作,完善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办案制度、欠薪案件调解仲裁快裁快审机制,建立健全重大复杂疑难问题联席会议制度、信息交流制度、案件处理反馈制度。落实国有企业工资决定机制改革。健全劳动关系运行情况定期分析研判制度,加强风险监测预防。

五、提升人社扶贫成果

(十八)加大技能扶贫力度。建立人社扶贫工作台账。全面推行“订单式”技能培训,提升技能培训的针对性和精准性。重点挖掘易从事的岗位,推荐贫困人口就业。加强公益性岗位安置和后续管理,实现零就业建档立卡贫困家庭持续动态清零。整合公共服务资源,保障和提供免费公共就业服务。培训建档立卡贫困人口2200人,实现转移就业900人。

(十九)加强社保扶贫兜底。动态掌握贫困人员的基本情况,加强社会保险数据的运用分析,落实好建档立卡未标注脱贫人员、低保对象、特困人员等困难群体享受代缴城乡居民养老保险费以及60周岁以上贫困人员享受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待遇政策。

(二十)落实人才扶贫支撑作用。适当放宽人才引进条件,加大生态旅游、种养殖等服务脱贫攻坚大局的人才引进力度,不断充实基层专技人才队伍。引导高校毕业生赴贫困地区就业创业,加大政策倾斜力度,持续提升贫困地区的内生动力和发展后劲。开展“双定”工作。

(二十)做好“三岩片区”、易地扶贫搬迁人员帮扶工作

全面掌握搬迁人员基本信息、就业技能、就业意愿以及参保情况,严格落实相关政策针对性地制定帮扶措施,确保搬迁人员能够在搬迁点实现稳定就业、社保兜底保障。

六、全面提升系统行风建设

(二十)发挥党建引领作用。始终把党建引领作用贯穿于

行风建设的始终,全面提升党建工作对人社事业发展的渗透力和推动力。实施“五讲五比”活动,开展“岗位大练兵”。巩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成果,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加强系统党风廉政建设。

(二十)加快信息化建设。推进线上服务,做好各业务系统迁移上云工作,全面铺开电子政务外网应用。落实“一网一门一次”要求,推广“综合柜员制”。建立分级负责的信息化工作机制,落实清单内网上可办事项指标。加快推进完善12333建设。

二十四)实施行风建设专项行动。开展“解民忧、转作风”专项行动开展“优质服务窗口”创建评比、“人社服务标兵”主题宣传活动,加大正向激励力度。落实典型案例警示教育机制,加大明察暗访力度,集中整治发现的问题,坚决纠正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行为树立窗口单位良好形象。加强干部教育,建立常态化培训机制

二十五)加强调查研究。围绕新时期人社重点工作、重大政策和热点难点问题开展调研,深入挖掘人社工作新思路新经验,加快调研成果转化。深入分析研究社会主要矛盾变化、经济社会发展、社会风险等因素对人社工作的影响,为科学决策提供参考。